在美工作一年后回国求职的影响
在美国读书,利用OPT期间做满实习,边实习边找可以提供工作签证的工作,这似乎是一条不变的流水线。,现在的留学党选择的路也越 来越宽。笃定了要留在美国,总会留下,厌烦了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,回国大浪淘沙也可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。这篇文章可能更多的是献给那些在犹豫是否要回国,但是还是回国倾向性更大的留学党。在这里要和大家谈谈在美国工作一年后回国求职带来的影响。
一、劣势
1.非应届
如果说有实习一年的机会,那应该就不是STEM专业,就取目前留学最热门的泛商科专业。泛商科专业国内就业市场上最活跃的分子:中资银行,校招网筛简历的时候非常在意你是不是应届生,而且他们的应届的定义是次年毕业。
虽然美国海归常常毕业前一个月还在上课考试,根本无法提前8个月回国求职,但网筛简历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,不管什么情况。除非有些银行对海归比较重视有海归专场或者针对海归有特殊规定,基本都会因为非应届问题大大増加网申被挂的几率。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是亲赴宣讲会递交简历,我猜这一部分简历HR会人工筛选,会増加非应届海归的通过几率(前提是你确实合适)。
2.无法参与国内实习
原因同上,国内券商招聘大多都要求相关经验的实习,如果在美工作不是证券类的,那回国去券商就业的路也基本断了。
3.职业连贯性
如果在美国就业的职位和国内就业的意向职位不一致,会被看作职业目标不够明确。需要在面试中好好化解。
4.职业稳定性
HR招聘时希望员工的工作时间至少能在五年以上,所以对于一个工作一年就离职的员工,往往会有兔死狐悲之感。当然,如果不是STEM又没有H1B,,签证可以算作离职的不可抗力因素了。
二、优势
1.自信
美国本土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,能在美国找到工作,会増加自己的自信。
不过一到上海北京这两个城市,你就发现自己自信错了。海归?按车皮。硕士?你不知道这个职位只招硕士嘛。英语好?侬会讲上海话不啦?吐槽完,还是得说,同等条件下有海外工作经历的人比起"裸归〃还是更受亲睐的。因为你已经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证明了你是有社会价值的,不是不学无术混日子到毕业 的。就业市场是检验一个人真才实学的标准之一。
2.少一份遗憾
在美国读书是一种体验,工作又是另外的一种体验了。
类似职位,美国硕士毕业生的可支配收入比国内一线城市高 出很多,再配上相对低的物价,脱离了花父母钱或者苦哈哈 的花奖学金的日子,体会一下二十几岁靠自己的劳动,就可以住五星,吃米其林,Vegas小赌,让父母去 第五大道买买买然后我刷卡的日子,还是很不错的体验。
3.提高商务英语口语写作能力
学校里官方邮件还算正规,但平时老师发邮件措辞都很随意。等到了职场上就发现原来邮件的措辞可以这么美。在美国有过收交靠谱的工作经验回国去外资或需要涉外的岗位,写得一手有礼貌的好邮件,应该会让对方蛮惊喜的。
总体而言,觉得海归之前在美国工作一年是利大于弊的。其实越是小公司小银行的低端岗位,越不喜欢招海归,外资和一些行业巨头,反而更能够抱着开放的心态对待每一个求职者。这些都建立在是美国一份靠谱工作的基础上。受签证限制,有一些同学会去十几个人的华人小公司,公司里说中文写中文,专业也未必对口。不是说这种工作不能做,但如果是想 要把这样的工作经验作为回国就业的助力,那就看忽悠的能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