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联盟美国留学网

教育联盟,永不失聯的留學錦程!华夏学子的荣耀,中国留学的坐标!

您好,欢迎来到教育联盟留学!

留学咨询热线:·13902287528

关 键 字: 美国留学   签证   高中   本科   研究生   申请流程
教育联盟 主页 > 体验美国 > 留美生活 >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霸选择留学?我在斯坦福的

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霸选择留学?我在斯坦福的

 

王希与清华失之交臂后,接受了一家中文网站的邀约,在线回答网民的问题,表达自己对于教育公平和高考制度的反思,结果他等来的几乎全部是负面评论。有人指责他在“炒作”,也有人劝他“调整心态”——“为什么就一定选清华了呢?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嘛!”

但随着经济的发展,在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条件拒绝在制度面前改变自己,而是选择“用脚投票”,出国留学。

2004年,我所在的南京外国语学校仅有1位学生赴美就读本科,10年后,这一数字增长到了181人,连同选择赴加拿大、法国、英国等其它国家留学的80人,留学人数占到了全年级总人数的55%。

南外并非个例。10年前,大部分美国院校几乎没有来自中国的本科生;如今大多数学校中国的本科生人数都远远超过了研究生人数。在同一时期,只接受本科生的文理学院也见证了中国学生的显著增长。

格外值得注意的是,越来越多的顶尖学生开始选择赴美就读——哈佛、斯坦福、耶鲁等几所最具选择性的大学,中国学生人数均在这10年内翻了一番。与此同时,2008年以来,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一直不断下滑,直到2014年才开始小幅回升。

容閎與幼童。1872 年起,清朝政府先后遣送 120 名幼童赴美留學,從而開啟了近代中國派遣留學之先河。這是曾為幼童出洋留學做出過不懈努力的容閎與長大后幼童的合影。左起: 1 吳其藻 2 楊昌齡 3 容閎 4 吳仰曾

中国的第一次留学潮出现在19世纪末。

随着这个国家与西方的不期而遇,知识分子才开始发现,这一体系并没有起到教育本质的作用——促进知识和人才的发展。1895年,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大败中国,直接刺激了在京会试的康有为、梁启超等考生集体公车上书,提倡改善教育。虽然上书未被当局采纳,但时局迫使清廷逐步变更科举制度,在选拔标准中废除八股文,加入应对时事的策论。1905年,科举正式宣告终止,出国留学的大幕同时徐徐拉开。

此后,由于历史的动荡,中国大学经历了几番兴衰,如今的高等教育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才得以重新确立和发展,因此中美知名学府之间的差距依然客观存在。


图片来源:中国日报

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(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)中,仅有包括北大、清华在内的4所中国学府跻身世界前150名,而世界前100名则完全不见任何中国身影;与之相比,该排名中世界前十的大学,有8所在美国。因此,有条件的中国学生纷纷涌入美国就读,本身并不足为奇。

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留学潮会持续多久。如果中国当前的教育和高考制度是成功的,那随着高考源源不断地为中国最优秀的高校输送最优秀的学生,中国大学的竞争力会逐步提升。相反,如果高考制度并不能满足最优秀学生的需要,他们自然就会主动寻求其它出路,出国留学的趋势也会愈发强化。换言之,如果不改革当前的招考制度,这一差距就将长期存在、与日俱增。

很难从宏观层面探讨上述两种可能何者准确,不过至少在目前,出国留学的态势尚在不断深化。

现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博士的中国记者方可成指出,“当穷孩子还在为考上重点大学奋斗时,很多中上阶层家庭的孩子已经不将北大作为选项了,他们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上大学,甚至上高中。


图片来源:中国教育在线

“美高党”——在美国就读高中的中国学生——是留学热潮的最新表现。这个群体人数很少,但近年来一直稳步扩展。

我在斯坦福的学长徐川于2008年从北京的初中毕业后,进入美国东海岸私立名校安多福高中就读,是最早的一批“美高党”。据他说,当时申请美国高中的中国人很少,“一个年级录大概200多人吧,200多人里就录一个中国人——有中国国籍的人——所以说这个比例还是非常小的。在其它学校这个比例也都非常小,但是这几年出国读高中的人数可以说增长得非常快。现在一般来说,安多福两三年前录了大概三四个中国籍的学生。”

徐川表示,当初之所以选择在高中出国,一方面是由于北京高中升学政策较为僵化,“如果你不在本校读高中,它可能会扣你的毕业证”,但主要原因还是觉得自己想尝试一些新鲜事物。

早在初中阶段,他就在学校课业之余调查了北京的自来水水质,“触及了一些民生问题,跟别人不太一样”。他认为,正是这种独特的经历,让他获得了安多福招生官的青睐,脱颖而出。此外,他从小就对英语非常感兴趣,因此升学过程中面临的语言压力并不大。

与之相比,如今的美高党在各个方面都享受了更为便利的条件。

现就读于裴迪高中12年级的谷晓禾来自深圳市“一所非常普通的初中”,但她表示,由于现在网络上已经包含了充足的信息,自己通过检索便完成了整个申请过程。她不像徐川那样自五年级起就热衷于参加各类英语等级测试。“在中国学得英语根本不够。”起初,她参加了一个针对标准化考试的补习班,“三个星期是一万块钱,但用处不是很大。”于是她逐渐开始选择自学,“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源”,最终顺利通过了考试。

“我觉得在中国上学满足不了我”,她说,“我这个人就是有什么机会都一定要加入,如果让我成天只学习,我不会太喜欢这样的生活。”相较而言,她在申请时觉得美国的校园生活更为多姿多彩,“不光是学业上更engaging(引人入胜),课外还有很多活动可以参加。”


美国留学院校大全
美国留学机构评估
返回顶部 教育联盟美国留学中介 美国留学 美国留学机构 美国高中留学条件 美国本科留学条件 美国研究生留学条件
美国留学备案 美国留学机构备案美国留学中介备案
留学在线支持
热线电话

美国教育联盟